波兰科学院欧洲研究项目学者访问国际所

1016上午,来自波兰科学院哲学和社会学研究所欧洲研究项目主任、社会研究研究生院让·莫内教授Józef Niżnik以及Katarzyna Andrejuk博士和Joanna Fomina博士一行三人访问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与所长王健研究员、中国外交研究室主任崔宏伟研究员、李立凡副研究员、罗爱玲副研究员和戴轶尘助理研究员进行座谈。

三位波兰学者提及此行的目的除了关切当前中欧关系的发展态势之外,还希望全面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政治和社会思潮、环境保护等问题。他们谈到,波兰已意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领导作用的潜力。尽管当前中欧关系在贸易平衡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从长期来看,波兰和欧洲应准备接受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新地位,美国特朗普政府挑起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不可能阻止中国地位的提升。

在谈到波兰“16+1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时,波兰学者认为,波兰总体上对“16+1合作”持积极态度,但中国也需要意识到“16+1合作”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性的,欧盟会从政治视角看待这一问题。“16+1合作”的决策机制需要更为透明,其合作成果也需要惠及整个欧盟,以打消欧盟和部分成员国的疑虑。目前波兰的公共舆论中对“16+1合作”的讨论还不多,需要向公众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同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中波的基础设施和建筑工程合作上,在波兰的中国公司还主要面临来自土耳其的基建工程公司的竞争。目前在波兰的中国人大约两三千人左右,与生活在波兰的印度人数量相仿,但波兰的印度人由于会说英语,在语言交流和沟通方面比中国人略占优势,但无论中国人还是印度人,在波兰所从事的基本都是低端服务业或贸易业。

波兰学者还强调,当前难民问题已成为影响欧盟凝聚力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接受难民和外来移民问题上,波兰留给外界的印象是持保守甚至排斥态度。这其实是与波兰政府的态度与舆论引导有关,波兰政府希望以此作为与欧盟讨价还价的条件,而波兰民众对移民并无太大的排斥心理。因此,眼下波兰与欧盟之间虽然龃龉不断,但主要是执政的法律与公正党与欧盟机构之间的矛盾,波兰民众仍然对欧盟有较高的支持率。波兰即将在1021举行地方选举,并将于2019年秋季举行议会大选。尽管法律与公正党执政以来争议不断,但其在国内的支持率依然较为稳定,而反对派的政治光谱四分五裂,分散了选票,难以构成对执政党的有力挑战。

波兰学者还了解了我院的“一带一路”信息中心建设,并与我所学者讨论了进一步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