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构筑对华包围圈的战略意图

中评社北京201318日电 日本自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了大多数席位一举成为执政党,开启了安倍新时代。安倍在2006年上台执政期间曾提出“自由与繁荣之弧”的安保战略构想,但尚未实践就黯然下台。但前任野田佳彦当选首相不久就展开了“价值观外交”,和安倍提出的安保战略构想相差无几。两者的战略意图都是期冀以此迫使中国改善对日关系。

安倍上任之初就高调摆出一幅日本外交至上的姿态。表面呼吁与中国改善关系,暗地里加紧与中国周边邻国展开电话外交,拉近与这些国家的关系,试图孤立中国,并在领海岛礁问题上逼中国就范。安倍还与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印尼和越南等国领导人举行电话会谈,着手建立对华包围网,试图围堵中国,其战略意图在于“牵制中国”。

安倍上台伊始就采取了积极“拉拢”俄罗斯、强化日美印、日美澳的安保合作等手段来对抗中国,积极构建对华“战略包围圈”, 实质上这是一条增加对中国压力的强硬外交路线,事实上,即便安倍使出浑身解数将与中国有着战略冲突或领土争端的国家都纠合在一起,恐难生效。

野田在执政时期就曾派出外相玄叶光一郎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三个东南亚国家进行过“玄叶外交”,宣传以日美关系为基轴、加强同亚洲民主国家合作,以制衡正在崛起的中国。

安倍再次当选后如何对待亚洲邻国、如何处理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邻国历史问题,以及悬而未决的领土争议等都考验着安倍的政治智慧,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安倍内阁的政治前途。

安倍如果选择构建“对华包围圈”而施加压力来改善对华关系的做法,终将以失败而告终。因为,安倍政权必须认真汲取野田前政权的教训,采取积极措施使基本陷于停滞不前的中日关系重新恢复活力,有所作为,只有这样,安倍政权才能坐得稳,否则,又有可能变成一个短命首相。

20069月,安倍当选日本首相后,打破常规,将中国而非美国作为第一个到访的国家。由于安倍有此“破冰之旅”,外界希望他当选首相后再次这样做,但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最近的表态,却强调了日美同盟关系,使得人们对其对华政策顿生疑窦。

在日本政界,安倍素以“鹰派”着称,是一个可能把日本引向战争的政客。他一方面表示要继续推动自己2006年提出的“战略互惠关系”从中国获得巨大经济好处,同时,在钓鱼岛问题上他拒绝做任何让步、反而更加强硬,在国会选举前参拜靖国神社。尽管安倍在经济上欲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面对新一轮中日经济战,日本处境十分不利。日本经济恢复离不开中国市场。如果与中国的关系再度恶化,日本就将难以实现其国内经济的复兴。

但与此同时,安倍在军事上联美包围中国。随着中国的崛起,日本的安全保障面临着严峻形势,安倍希望进一步加强日美同盟关系, “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安全保障的基石。”主张“对和平宪法进行修改、扩大自卫队活动权限和能力、加强日美军事同盟”。实际上,安倍已决定采取“联美制华”的外交政策,对美重视,对华牵制,重新构建日美同盟的信赖关系。安倍致力于实现外交安保政策由首相官邸主导。安倍已着手制定陆海空一体化“综合防卫战略”,即:将陆海空自卫队力量整合为一体,以应对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新情况。该战略主要针对中国。鉴于钓鱼岛等岛屿有可能受到攻击,夺回离岛作战将成为重中之重。日本正在积极使陆上自卫队具备海军陆战队的能力,加强海军陆战队功能,进一步提高警戒和监视能力。试图强化日本的防卫力量,命令防卫大臣修正民主党执政时期制定的防卫政策,指示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而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应对中国。

中国政府对此应保持高度警惕,继续加强海军现代化建设,积极作好军事反制措施的准备工作,坚决击破安倍构筑的对华包围网,彻底粉碎试图围堵中国的阴谋,在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问题上绝不后退半步,必要时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击,以确保中国的海洋权益不受侵害。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安倍政权应放弃“联美制华”政策,开拓战略视野,正视中国的崛起。中日两国增加战略互信,双边关系向好,符合日本的利益,日本应做防止中美冲突的“战略撮合者”。亚太需要这样的角色,而日本又是最有能力担负起此角色的国家。因此,日本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在历史问题上向德国 学习,主动诚恳地向邻国道歉,主动调整其对外政策,积极发展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为日本开辟一个大有可为的未来。

 

(作者胡志勇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评论通讯社 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