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国际所与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合作研讨——弘扬丝路精神 以文明交流互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在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在发表的主旨演讲中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自“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以来,民心相通始终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当然民心相通的同时也是各国、各地区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交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那么,“丝路精神”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是怎样的关系?中国与各国、各地区的人文交流、文化交流、文明交流的现状如何中外应当如何加强这种人文关系?11月8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上海欧洲学会联合组办“丝路精神与文明交流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所会议室举行。

会上,上海社科院国际所研究员、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潘光作了主旨演讲。潘光的发言认为,古代丝路精神是商品、文化、技术的交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很好地概括了现代的丝路精神。而文明交汇既包括交融、也包括摩擦与冲突,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其中,交融、交汇是主流,摩擦、冲突是支流。受媒体报道和学术研究影响,大家平时更容易看到文明冲突的一面,而较少看到文明交融的一面。文明对话的基础是消除不同宗教和民族之间的误解和偏见,要消除这种误解和偏见,一方面要消除传媒污染,特别是网络污染、网络偏见和网络恐怖主义。另一方面要加强综合治理,加强不同宗教和民族之间的对话,避免发生宗教侮辱和文化歧视的事情,特别要防止极端思想影响青少年。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不同文明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对话。

上海社联学会处处长王克梅指出, “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经贸合作通道,更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古代丝绸之路将灿烂辉煌的几大文明连接起来,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积累了珍贵的文明财富。努力发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明的时代价值,使其在交流互鉴中发扬光大,是对古丝路精神的传承,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汪宁指出,俄中人文合作力度非常大、项目非常多、范围非常广。不仅俄罗斯高层极为重视,普京和梅德韦杰夫都非常重视中俄人文合作机制。而且中俄民间往来越来越密切,两国的文化、产品、品牌、教育、语言等元素正越来越被对方民众接受。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强晓云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过程中,对人文合作有更高的要求。欧亚地区在人文领域也出现一些新动向,包括民族主义思潮抬头、民粹主义思潮的进一步加强等。对中国来说,增信释疑是人文合作的总目标,而这并非短期就能收到成效。中国应该继续坚持平等对待和坦诚交流的原则,同时重视新媒体的作用,以年轻人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欧洲学会学术研究部主任忻华指出,中欧关系当前更多是在技术和利益层面,文明对话虽然也是双方重要命题,但双方之间的互信和认同不足。一方面,中国要丰富思想资源、理论资源、对话资源,更好地与欧洲开展交流。另一方面,在投资、贸易和商务合作中,要通过对话与沟通化解欧洲与中国在人文价值观等方面的分歧与冲突

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马丽蓉指出,“一带一路”再次把中国的丝路学建构提到议事日程上。应从三方面振兴中国丝路学,第一,加强著书立说,既要注重理论借鉴,也要做好实证分析;第二,在深度的实证和国别研究中,加强建言献策,注重绩效评估和经验总结;第三,打造丝路学术共同体,彰显“学术中国”的文化自信。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汪舒明谈道,文明交汇不仅有交融,也有冲突。“一带一路”是伟大倡议,目标是和平合作,但现实中我们也应正视,其也面临着如何应对与消弭许多国家之间历史恩怨所存在的冲突性记忆的消极影响问题。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所长王健认为,民心相通的最高层次是认同,认同分为三种,回应性认同、功能性认同、归宿性认同,归宿性认同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而历史记忆确实对归宿性认同产生影响。当然,历史记忆不仅包括冲突性记忆,也包括一致性记忆,从大历史来看,文化交汇虽然有冲突方面,但文化融合还是主要方面。

上海社科院宗教所所长、上海宗教学会会长晏可佳认为,宗教对话应当以实践为导向,探索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形成一些建设性议题,比如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移民、教育以及男女平等问题。当今时代的宗教对话,也不仅是重新阐述宗教宽容、理性主义的重要性,应当更加注重对话的行动和实践,这样才能民心相通,甚至是民心相认。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涂怡超指出,在世界各国应对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之际,宗教复兴和世俗化两大趋势日益高度扭结,从不同层面对人们的宗教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族裔认同产生深远影响。

最后,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余建华在会议总结中谈道,两千多年前,陆上与海路多条 “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构架起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桥梁,而且成为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人文经贸交流通道,推动人类历史和世界文明车轮的前进。当今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国际多方共鸣与响应,一系列早期成果收获正在显现。但也要看到,从历史到现实,亚欧大陆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以及形形色色的不同社会政治力量之间,矛盾冲突、对立争斗乃至战争此起彼伏。“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为“五通”中最为根本、最需持久努力而逐渐见效的一环,相关各方要在共商、共建和共享的原则上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必须传承与弘扬自古以来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促进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在对话沟通、相知相交、友好合作中构建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在各地区各国的和平安宁、繁荣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

上海社科院国际所张健荣、戴轶尘、顾炜、刘锦前等学者也在本次研讨会上就“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的文明交流阐述见解,参加研讨会的还有上海社科院国际所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等。

(泽林  建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