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美十年反恐未能治本》

 9·11十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与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解放日报社联合举办专家座谈会,就“9·11”事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美国十年反恐评估,以及国际反恐新形势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指出,恐怖主义并不起源于“9·11事件,早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就已出现。“9·11”事件的标志性意义在于,它是一起组织针对国家的“不对称”袭击事件,它将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传统大国对非传统行为体、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无奈暴露无遗。

9·11之后,美国经历了反恐的十年。专家普遍认为,美国的反恐行动“治标不治本”。从技术层面看,美国有效打散了恐怖主义势力,阻止了美国本土在“9·11”后再遭重大袭击。然而从根本上说,其反恐并不成功,国际恐怖主义的多元化威胁仍然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持续猖獗的恐怖主义与美国的反恐政策恰恰构成一对相互塑造的共生矛盾。以反恐之名,美国在海外开动战争机器,而这些打击行为又在全世界“培植”出一批批新生反对力量,他们是一个落后、受压迫的“绝望”群体,在炮火之下难免转向无政府主义,并最终走上恐怖主义道路。

有一种观点认为,以“9·11为标志,世界迎来了大国权力开始相对衰落的世纪。对此,专家认为,10年里,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这两场“无底洞”式的战争让美国元气大伤,美国的软硬实力相对衰落是不争的事实,但反恐战争只是原因之一。至于“9·11事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十年机遇期”一说,专家认为,这一说法并不全面。10年里,新兴国家综合实力相对上升,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其原因亦多种多样,经济全球化加快等因素不容忽视,不能纯粹归因于“9·11”。

随着全球反恐形势的起起伏伏,国际恐怖主义也在不断调整步伐。专家认为,从整体态势上看,10年里,国际恐怖主义已在全球形成了较为严密的恐怖网络,不间断地发起烈度不等的恐怖浪潮。从恐怖主义的具体发展趋势上看,主要呈现四个特点:意识形态化——用诸如“圣战”理论等极端思想招募和武装被边缘化的群体;本土化——本土恐怖分子成为策划、实施恐怖袭击的主力;年轻化——吸纳年轻又有“圣战”经验的成员充实领导核心,并重点发展年轻人;高科技化——越来越多地以生物、化学、网络以及核等高科技作为攻击手段。

余建华、叶青、朱志华、李晓敏、孙德刚、王伟华、赵国军、章节根、王震、汪舒明、戴轶尘、金应忠参加了本次座谈会,潘光主持会议。